楚天都市报记者刘闪 摄影: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
熬过了从前的苦日子,86岁的齐红梅婆婆又过起了省吃俭用的生活。
最近两年,一想起退不回的投资款,她就彻夜难眠。
养老公寓、理财产品、商铺,一开始,投资后的高息确实如约而至。不久,开始拖延,到期后连本钱也没要回。
30万元,这是她和老伴大半生的积蓄。身体每况愈下,多次维权奔波,她早已身心俱疲。即便如此,她至今仍瞒着儿子儿媳。
在保健品、收藏品、投资理财、养老公寓等陷阱的“围猎”下,一些老人已成为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,他们少则损失数千元,多则被骗光一生积蓄。也有老人幡然悔悟,及时收手减少损失。
我们讲述这些老人的故事,希望给更多的老年朋友一些警示,避免上当受骗。
疯狂投资 也有人及时止损
投资被骗后,武昌的齐红梅婆婆整个人都不好了,总禁不住自怨自艾。除此以外,她更多的是想不明白:“怎么有那么多骗子?”
年轻时,齐红梅勤俭持家,精打细算,再苦再难的日子,手中都会存有“余粮”。都说“姜还是老的辣”,人过耄耋之年,她却被一帮孩子算计了。
4年前,每次在买菜途中、被邀请听讲座参加活动时遇见他们,齐红梅都倍感亲切,“对我真是亲热,‘阿姨前阿姨后’叫着,每次去端茶倒水,恨不得把我当祖宗。”
显然,祖宗不是白伺候的。开始的脉脉温情,也不过是为了博取齐红梅信任。短短2年,齐红梅就把30万元的积蓄投了进去。购买保健品,投资养老公寓,订购商铺,也买过理财。
齐红梅并非一时糊涂,她也有自己的盘算。老两口年过八旬,膝下只有一子,还要兼顾自己的小家,他们不指望儿子给自己养老。做这些投资,也是防患于未然,“万一重病、请护工,哪样不要钱?”
88岁的文国安也曾这般疯狂过,好在他及时收手,损失不多。儿子在江苏工作,他与老伴独居在洪山区。在小区散步时,总有爹爹婆婆现身说法,向他热心推荐“好东西”。
闲来无事,四处转转也好,听听讲座、实地考察。不经意间,他就把钱拿了出来,买了2万元保健品、4万元的理财、2万元的纪念钞。他曾在清早6点起床,去公司听讲座,领小礼物,免费体验过保健设备。
文国安是大学退休教授,台上年轻的“教授”“专家”讲课时,他一眼就看出来不是。所以,一次只买千元左右的东西,也从不向亲友推荐。
理财到期未及时兑付后,文国安察觉出不对劲。在工商部门的协调下,他赶在公司关门前,连本带息都要了回来。保健品用了没效果,他不再购买。仅仅痴迷的收藏纪念钞,也被儿子发现后叫停。
“我还算理智的,很多老人被洗脑后,像疯了一样。”文国安说。
保持理性,听信劝导,文国安的损失没有再扩大。已经购入的纪念钞退不回,难以出手,他放在了衣柜最下面。
套路不少 但并非无法防备
四处散发的宣传单,写到了齐红梅的心坎上。免费领取鸡蛋、大米吸引了她的脚步。业务员主打温情牌,博取了她的信任。每月高额返息,刺激着贪婪与投机的欲望。不法机构宣传时戴上国家战略政策、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的“帽子”,蒙蔽了她的双眼。
“3万、5万、10万,我不该那么贪的……”把钱从银行拿出来投资项目后,齐红梅起初尝到过甜头。最多时,光一个月的利息就有数千元。如果几家公司后来没有“出事”,近30万的各项投资,可以帮助她在两年内获利6万元。
落入陷阱,成为别人的“猎物”,再怎么精打细算,也无济于事。理财机构关门不知去向,养老公寓资金困难,退钱遥遥无期,商铺打好地基再无动静,公司法人被抓获。
曾经视她为亲人的业务员们,再打电话过去,要么离职,要么换号。从最初的亲热,到如今的冷淡,接受不了,但也无可奈何。齐婆婆傻眼了,她不懂:“宣传的时候,不是说的挺好的吗,全是套路啊?”
4年前,新房装修,76岁的曾琴前去汉街总部国际咨询装修,路口遇到武汉博藏天下商贸有限公司的业务员,从此打破了她平静的老年生活。她在半年后陆续买了15万元的藏品,“业务员说以藏养藏,2年内公司回购,现在公司都关了,我的藏品还没有出手。”
在青山的新家里,摆放着她购买的各种字画、纪念币、银元、连体钞等收藏品,一本收藏本记录了她购买的各类藏品信息。曾琴说,她原本不打算买,收藏品公司宣称“以藏养藏”,2年内回购打动了她。结果,到了时间,每次她找公司说回购的事,业务员总是一拖再拖。最终,还没来得及兑现承诺,公司就关门跑路。
老友喻桂荣有集邮的习惯,最初她想通过收藏品公司处理自己的邮票。业务员让她购买5万元以上的收藏品,公司就会帮她卖邮票。喻婆婆信以为真,从公司买了各种藏品,公司也派人上门拍了邮票照片,收了她的保证金,甚至举行过拍卖会。可到头来,邮票仍无人问津,家里还多了7万元的收藏品。
直到公司一再没有履行承诺,喻桂荣才如梦初醒。她恍然大悟:“富丽堂皇的办公室、正规齐全的证照、口若悬河的业务员、头头是道的专家、盖有公章的藏品证书……这么多都是套路!”
其实,套路并非无法防备。家住汉口的樊爹爹也多次收到过传单,他善于观察和思考,平时也爱读报纸,类似骗局和纠纷时有报道,对于各类套路、骗局了然于心。每次,在大街小巷遇到那些人,他坚持不理不睬、不凑热闹、不贪便宜。
痛恨骗子 练就防骗“火眼金睛”
说起行骗的业务员,曾琴觉得“真是丧失良心和道德”,为了赚钱,不择手段,不管老人的死活。
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被骗后,在街头遇到有人搭话发传单,曾琴会习惯性的抵触。
奇怪的是,自从接触了收藏品后,总有人邀请曾琴和喻桂荣去公司免费鉴定藏品。汉街的收藏品公司关门后,以前的业务员打电话给曾琴,说公司搬到汉阳龙阳村,推出了新产品。她去了后看到,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,不少员工还是以前的。说起收藏品回购的事,业务员又找了新理由:大环境不好、最近放假……
忽悠老人购买收藏品的套路,曾琴再也没有上过当。为了让自己的藏品变现,她和喻婆婆去了武汉10多家收藏品公司,看穿了这些公司一贯的招数。在与骗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,曾琴练就了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几乎成了防骗高手。
去年10月,曾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“辽宁锦州消费者协会”工作人员,问她是不是买了15万元的收藏品,诈骗团伙已在锦州被公安部门抓获,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认和相关规定,要退还10万元给受害人。不过对方接着索要1000元的公证费,让曾婆婆心中起疑,她向社区民警核实得知,这是升级的收藏品骗局。
不久前,喻桂荣也接到了诈骗电话。对方称,受香港一家公司委托收购字画,如果看中了可以买下她手中的藏品。喻桂荣跟曾琴说起这事,曾琴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。果不其然,对方第二次打来电话,提出先交500元手续费。
“只要先收钱的都不靠谱。”曾琴一句话的总结,虽然有些绝对,但事实基本如此,天上不会掉馅饼,掉下来的都是陷阱。
早已对收藏品收手,但每隔一段时间,文国安还是会接到陌生电话。“免费、礼品、领取……”听到这几个关键词,文国安马上装起糊涂,“我听不清、我在住院……”
文国安说,他提高警惕、及时止损的经历,对身边的人多少起到了作用,现在小区里的爹爹婆婆也都变精明了,保健品公司明显冷清多了。
破碎的家 精神压力难以想象
远离市区,在蔡甸桐湖农场一个鱼塘边,破旧的房屋里,存放着各种各样的保健品。因为这事,67岁的渔民彭昌生与老伴、儿子屡次争吵,几乎要反目成仇。
“养了十几年鱼,没有赚钱,还欠了2万多元的饲料钱。”说起彭爹爹的事,老伴朱婆婆气不打一处来。他们原是桐湖农场的职工,退休后每月有5000多元工资。朱婆婆的工资卡放在儿子手上,贴补家用,彭爹爹的退休金留在自己身上。承包13亩地养鱼,行情好的话,一年也有比较可观的收入。
2017年5月,儿子彭先生接到小姨的电话,他和母亲这才得知,父亲一直在买保健品,竟要找小姨借7万元。彭先生苦口婆心,对父亲说,以前家里那么穷,日子都走过来了,现在政策好,为什么不好好生活呢?“几万元被骗就算了,以后不要再买了,也不要接电话了。”
彭先生在厂里打工,有2个儿子,生活负担重。3年前,母亲过来给他带孩子,把父亲独自留在家中。不料,老人自己买起了保健品。彭爹爹购买保健品,主要是通过电视购物,对方会寄到当地邮局。有一次回去,彭先生看到房里还放着很多保健品,一气之下,直接砸坏了电视机。哪怕他提出“断绝父子关系”,父亲还是执迷不悟。
为了生活,彭先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父亲沟通。其实,他心里很不安。前些日子,他报了警,民警到家里收走了保健品,但彭爹爹似乎依然无动于衷。朱婆婆在儿子家里,难得回来一次,每次回来,都会与老伴吵个不停。很多次,她都觉着,老伴像是换了一个人,不再是从前那个勤劳、实在的男人。
齐红梅和老伴勉强过着生活,至今不敢告诉儿子,头上的银发越来越多。别人喊她去外地度假避暑避寒,她说不习惯,其实心里想去,只是没钱。投资时,老伴曾劝阻过她“别信”,她不听,一意孤行。让爹爹生气的是,齐红梅瞒着把他的钱也全投了进去。
退休前,齐红梅和老伴是铁路职工,每月退休工资加一起有8000元。这样的收入,足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,出门旅游或是偶尔奢侈一次,不在话下。但在他们的旧房内,到处都是老物件,爹爹穿的还是以前单位发的工服。寒冷的冬天,家里用的是一台陈旧的取暖器,但凡出门一会,齐婆婆都会关小一些。
要不回来一生的心血,老伴朝她说过冷嘲热讽的话,齐红梅只能忍着,每次一声不吭。说急了,她会反问一句:“难道要我去死吗?”
时间或许会磨平一些过去。相比经济上的损失,老人承受的精神压力难以想象。纵然老伴很少再提及,齐红梅内心的煎熬丝毫不减。
相信正义 东奔西跑有了结果
为了挽回投资款,齐红梅拄着拐杖,乘公交、坐地铁,去过公司、派出所、法院,也找过媒体,可钱就是要不回来。
曾琴和喻桂荣也曾四处求助,不过,原先他们投资的公司已停业,后来的公司负责人否认有关联,“2年内公司回购”只是业务员口头承诺,藏品收据上还写着“非质量问题,概不退换”。明知被骗,但维权之路并不容易。
作为维权小组组长,江岸区的胡慧英更是深有感触。历时一年半,经过会员们的团结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协助,总算有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。
胡慧英投资7万元到黄陂一家养老公寓,2018年6月合同到期后没有兑付,她开始走上维权之路。不久,她与另外一位会员戴志军联手,组建维权小组,从200名会员中选出10人代表,其余会员则捐款支持维权费用。
维权初期,胡慧英遭受过各种威逼利诱。其实,只要她妥协一次,就能顺利拿到本息。她说,会员们都是年老体弱多病的老人,自己不是为了钱,为了大家,总要有人站出来。70岁的戴志军仅投入2万元,子女不忍他东奔西跑,劝他放弃,没有这些钱,他也能过得很好。可看到有些会员急用钱做手术,有的会员没拿到投资款含恨离世,他心里不是滋味。
为了更好的维权,他们经常在代表群民主讨论,通过后再去执行。戴志军会记录下每次维权经过,事后在群里通报。胡慧英总结说,维权不能盲目,一定要团结和理性,维权谈判时不动手、不堵路、不穿背心、不拉横幅。
最初的半年,是最艰难的阶段。一开始他们不知道怎么维权,走了很多弯路,碰了很多次壁,后来找对了政府部门,就顺利很多。为了查清楚公司资产情况,她们几乎跑遍了黄陂区的相关部门。在黄陂区经侦大队、黄陂区处非办、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协助和配合下,维权小组与公司举行了多次协商。直到最近,双方才达成退还会员本金的意向。
“虽然还没拿到钱,但走到这一步,已经相当不易了。”胡慧英说,她相信正义一定会到来。
(文中提到的老人均为化名)
心理学家:商家瞄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
湖北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学专委会主任、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晓边分析,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中青年的需求不同,呈“倒金字塔”型,更需要满足社交、尊重等高层级需求。子女不在身边,大多老人都有孤独感,需求心理陪伴和身心健康。当前商家营销、温情攻势、免费福利、口头许诺等外部诱因,容易获得老人的信任,最终形成老年人盲目消费和投资的动机与行为,以致上当受骗。
郑晓边教授表示,这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,也是社会问题。他呼吁,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,加大老年人防诈骗的心理教育和宣传力度,鼓励社区开展心理生活课。同时,老年人也要积极参与其中,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新知识,树立正确养老观念,用健康生活方式满足社交需求,促进家庭和睦与幸福力建设,做到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乐”。